发布时间:2025-05-14 点此:452次
5月13日,北京白日气温超30℃,晚间却下起了冰雹。
北京市气候局官微“气候北京”5月13日20:33的音讯,现在强对流回波坐落房山北部、门头沟东部、向阳、丰台、海淀一带,海淀区雷阵雨气候中伴有冰雹,尺度较大,或许构成雹灾。
多名网友发布的视频显现,当晚9点许,在北京市多条道路上,冰雹如雨点般落下,出于防滑的需求,车辆都在缓慢地行进。也有市民在朋友圈发图感叹,“没见过这么大颗的冰雹”。
“气候北京”的音讯称,现在强回波向东南方向移动,请出行丰台、大兴、通州和中心城区的朋友,留意防雹和防雷电,并妥善安置易受冰雹影响的室外物品。市气候台已发布雷电黄色、劲风蓝色和冰雹黄色(带落区)预警信号,请留意防备,驾车留意交通安全,并保护好您的车辆,最好挪到地下车库。
稍早前,北京市气候台13日15时30分曾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:估计13日16时至14日08时,我市自西向东有雷阵雨气候,局地短时雨强较大,并伴有8级左右短时劲风和冰雹,请留意防备。
北京白日气温超30℃,晚间为何下起了冰雹?
在世气候局当晚这样解说:这是由于,白日较高的气温为冰雹供给了热力驱动的上升气流,而高空冷空气与湿热气流的磕碰则构建了冰雹构成的“冰工厂”。这种“上冷下热”的剧烈对流,加上水汽与动力条件的合作,使得“白日较热,夜间降冰雹”成为或许。此类气候需亲近重视短时接近预警,及时采纳防护办法。
冰雹怎么变得如此硕大?
在世气候局则表明,阅历“滚元宵”式增加!在冰雹云中,冰晶或冻滴作为雹胚,被上升气流重复托举和下降。每阅历一次循环,雹胚便经过吸附过冷水滴或冰晶,外层冻结成通明与不通明替换的冰层,终究构成多层结构的冰雹。这一进程相似“滚元宵”,直至冰雹分量超越上升气流的托举力时掉落。
(来历:新闻晨报)
相关推荐